一本酝酿了十年的“见鬼之书” 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新作《长命》面世
“《长命》是我的天命之作,这部书也只有在六十岁的时候才能写。一个人的生命到了一甲子,才会去考虑生命漫长的链条。”《长命》被刘亮程誉为“天命之作”,是他对创作疆域的重大开拓,也是其生命观、家园观的一次集中呈现。透过主人公郭长命与神婆魏姑的双重视角,刘亮程构筑了一
“《长命》是我的天命之作,这部书也只有在六十岁的时候才能写。一个人的生命到了一甲子,才会去考虑生命漫长的链条。”《长命》被刘亮程誉为“天命之作”,是他对创作疆域的重大开拓,也是其生命观、家园观的一次集中呈现。透过主人公郭长命与神婆魏姑的双重视角,刘亮程构筑了一
“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,也许明天回来。”在文学中,有些人物注定与等待相伴。就像沈从文笔下的翠翠,用一生去等待一个未归之人,她的命运看似温柔,实则承载着时代无声的苦难。
1961年,刘亮程的父亲是甘肃酒泉金塔县一所学校的校长,母亲做教师,两人的月口粮三十多斤,家里还有奶奶和大哥,一家人吃不饱肚子,父亲便扔了工作,带着全家往新疆跑,在沙湾县落户。
到达菜籽沟的第三年,他听到了这个故事——某年洪水,冲出一部郭氏家谱。据记载,一百多年前,郭家遭灭族,只有一位母亲带着五岁的孩子逃了出来,一路从关内逃到新疆落户,百年后繁衍成今日的大家族。刘亮程保留了真实的姓氏,因为这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故事。